2023-07-08 02:22:17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6日电(徐银)储能产业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双碳支撑产业和关键推手,在传统发电、绿色输配电、金融金融电力需求侧、赋能服务辅助服务、战略新能源接入等不同领域有着广阔的海通恒信应用前景。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打造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 年底,储能产业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37.2GW,标杆同比增长14.9%;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59.8GW,双碳在全球规模中占比25.2%,绿色同比增长37.8%,金融金融增速快于全球。赋能服务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战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消费中的海通恒信比重,克服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储能发展势在必行。 海通恒信作为境内首家上市的国企券商背景融资租赁龙头,多年来始终以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务领域涉及先进制造、交通物流、城市公用、能源环保、数据信息、工程建设、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2022年,海通恒信与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次融租合作,逐步向全国储能行业领域客户拓展。 智慧能源规划设计与建设,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该新能源公司及其母公司是专业从事智慧能源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民营电力建设龙头企业,拥有电力建设全部资质,业务覆盖全国各省,下游客户以央企、国企为主。该客户在电力及新能源行业深耕多年,项目储备资源颇为丰富,为了提升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满足电网供电需求,提高电网调峰能力,推动储能产业发展,拟在区域内投资建设储能电站。该项目占地面积为20000平米,总装机容量为100MW/200MW.h,总投资46600万元,建设期6个月,运行期20年,计划于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设及并网。2022年末,海通恒信对通过公司绿色租赁认证的该储能电站项目完成第一笔投放,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储能行业目前是国家大力扶持并推进的产业,也是海通恒信优先支持的业务方向。该创新项目的落地有利于海通恒信后续打通储能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成为储能电站生态金融服务机构,做大公司资产规模,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此外,该项目可复制性强,其分析方法、交易结构、风险缓释方案更为后续该领域的同类型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新能源电站建设市场潜力巨大,解决储能电站建设的融资问题是其中关键一环,海通恒信在该项目上的创新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储能电站建设形势的需要,后续可在行业内进行全面推广,将公司打造成为储能电站金融服务商标杆租赁企业。未来,海通恒信将继续发挥资本桥梁作用和自身专业优势,不断探索金融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金融服务。(完)